心肺復蘇模擬人基礎教育意義
發布時間:2019-8-5作者:益聯醫學來源:益聯醫學
隨社時代的發展,我們應該越來越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,將急救知識列入基礎教育課程,同時加大投入,依附健康教育機構、醫學教育和醫療機構,在社區中廣泛普及心肺復蘇模擬人社會普及心肺復蘇模型社會培訓。這樣才能真正地讓更多的人可以及時實施急救,讓患者在急救車到來前能夠得到有效的幫助。
目前來看,我國的急救知識的普及率,與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。在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,醫學急救知識通常被政府列入常規教學課程,學生從入學第一天起就開始接受相關知識的教育。美國約有
25
%人受過專業健康教育,北歐國家的急救知識從青少年就開始普及,知曉率達到
90
%以上。在我國香港,對非急救運輸人員同樣要求進行為期兩周的急救課程培訓。而在我國,急救課程目前不僅沒有被列入政府常規教學,公眾專業培訓嚴重不足,更有一些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的急救知識和技能也沒有達標。由此可見,專業知識的普及是十分必要的。
分享到:
下一篇:醫學教學模型的歷史與發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