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CPR模型,新生兒心肺復蘇模型,高級嬰兒心肺復蘇模型
發布時間:2020-12-25作者:益聯醫學來源:益聯醫學
嬰兒心肺復蘇流程:
準備:
①護士準備:洗手(七步洗手法洗手),衣帽整潔,戴口罩,戴手套
②用物準備:新生兒復蘇模型、輻射臺、復蘇囊、吸引球囊、吸氧裝置、聽診器、肩墊、預熱毛巾、紗布數張、彎盤、氣管插管
過程:
①評估:患兒是否足月;羊水是否清亮;患兒是否有呼吸或哭聲;患兒肌張力是否好
②新生兒放置于預熱臺上;記錄時間
③擺體位:在新生兒肩下墊肩墊;使頭成輕度仰伸位(鼻吸氣位)
④彎盤放患兒頭部左側;吸引球囊清楚口鼻腔分泌物;先吸口腔后吸鼻腔;紗布擦拭口鼻分泌物;用后紗布及吸引球囊放彎盤內置于治療車下層
⑤用預熱毛巾擦干全身后,拿開濕毛巾;給予刺激(手指彈或拍打足底或背部觸摸2次以誘發自主呼吸)重新擺好體位
⑥評價呼吸、心率、肌張力、膚色;聽診器置于心前區部位;觀察胸廓起伏及全身皮膚顏色情況6秒
⑦心率小于100次/分,將復蘇囊面罩放置在新生兒口鼻;調節氧流量5L/分;手法:CE手法;復蘇囊行正壓通氣30秒(頻率40-60次/分,需在30秒內正壓通氣20次);觀察胸廓擴張情況;注意:面罩不可壓在面部,不可將手指或手掌置于患兒眼部
⑧再次評估呼吸、心率、膚色6秒;聽診器置于心前區部位,觀察胸廓起伏及全身膚色情況6秒
⑨ 嬰兒CPR模型心率小于60次/分,給予胸外心臟按壓同時繼續正壓通氣,按壓部位:兩乳頭連線中點下一橫指;按壓方法:Ⅰ拇指法:用兩個拇指按壓胸骨,兩手環繞新生兒心肺復蘇模擬人胸廓,其余手指支撐其脊柱;Ⅱ雙手指法: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或無名指的之間按壓胸骨,無硬墊時用另一只手支撐模擬人背部;按壓深度:胸廓前后徑的三分之一,放松時指尖或拇指不離開胸骨;按壓頻率:心臟按壓與人工通氣保持協調,比例為3:1,節奏按壓2秒內,三次胸外按壓一次人工呼吸,按壓者喊口令,頻率為120次/分
準備:
①護士準備:洗手(七步洗手法洗手),衣帽整潔,戴口罩,戴手套
②用物準備:新生兒復蘇模型、輻射臺、復蘇囊、吸引球囊、吸氧裝置、聽診器、肩墊、預熱毛巾、紗布數張、彎盤、氣管插管
過程:
①評估:患兒是否足月;羊水是否清亮;患兒是否有呼吸或哭聲;患兒肌張力是否好
②新生兒放置于預熱臺上;記錄時間
③擺體位:在新生兒肩下墊肩墊;使頭成輕度仰伸位(鼻吸氣位)
④彎盤放患兒頭部左側;吸引球囊清楚口鼻腔分泌物;先吸口腔后吸鼻腔;紗布擦拭口鼻分泌物;用后紗布及吸引球囊放彎盤內置于治療車下層
⑤用預熱毛巾擦干全身后,拿開濕毛巾;給予刺激(手指彈或拍打足底或背部觸摸2次以誘發自主呼吸)重新擺好體位
⑥評價呼吸、心率、肌張力、膚色;聽診器置于心前區部位;觀察胸廓起伏及全身皮膚顏色情況6秒
⑦心率小于100次/分,將復蘇囊面罩放置在新生兒口鼻;調節氧流量5L/分;手法:CE手法;復蘇囊行正壓通氣30秒(頻率40-60次/分,需在30秒內正壓通氣20次);觀察胸廓擴張情況;注意:面罩不可壓在面部,不可將手指或手掌置于患兒眼部
⑧再次評估呼吸、心率、膚色6秒;聽診器置于心前區部位,觀察胸廓起伏及全身膚色情況6秒
⑨ 嬰兒CPR模型心率小于60次/分,給予胸外心臟按壓同時繼續正壓通氣,按壓部位:兩乳頭連線中點下一橫指;按壓方法:Ⅰ拇指法:用兩個拇指按壓胸骨,兩手環繞新生兒心肺復蘇模擬人胸廓,其余手指支撐其脊柱;Ⅱ雙手指法: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或無名指的之間按壓胸骨,無硬墊時用另一只手支撐模擬人背部;按壓深度:胸廓前后徑的三分之一,放松時指尖或拇指不離開胸骨;按壓頻率:心臟按壓與人工通氣保持協調,比例為3:1,節奏按壓2秒內,三次胸外按壓一次人工呼吸,按壓者喊口令,頻率為120次/分
⑩按壓30秒后,再次6秒評價法;如心率小于60次/分繼續按壓加通氣并輔以藥物,考慮氣管插管通氣給藥。如心率大于60次/分以上,可停止按壓,繼續通氣直到心率達到100次/分并出現自主呼吸;復蘇成功記錄時間;整理用物;洗手;記錄
分享到: